Zclub討論區 Z板

 找回密码
 註冊
搜索
查看: 2879|回复: 28

[閒聊] 檔煞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4 16: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想請問各位大大都怎麼檔煞~!
還有在行使過程中~右腳是都會踩著腳踏板跟後煞桿?還是只踩著腳踏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4 16: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轉速低檔位~不催油門不踩煞車

那種FU就是檔煞了.......(也可以稱呼引擎煞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4 16: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這裡要破除一個只有台灣才有的特殊名詞『檔煞』,什麼是檔煞?Gear Brake嗎?有這種辭嗎?去問先發明摩托車的老外會知道這名辭嗎?
其實在各大BBS站及各大討論區一些芸芸眾生說的很好用的檔煞簡單說就是『退檔不補油門。』退檔補不補油門已經是老生常談,要順暢,要不傷車,
就一定要補油,有人會問退檔補油門不就沒檔煞了嗎、不然就是問補油門不是要加速嗎?錯,通通都錯,補油門的意義在於補足同時速下低速檔與高速檔間的轉速差,
主要就是退檔如果不補油門,轉速會自然掉到怠速狀態,怠速狀態的轉速跟行進間已入檔不拉離合器的狀況下的轉速會一樣嗎?當然不會,而如果退檔不補油的話,
引擎曲軸轉速會強制被從怠速狀況下拉到該檔位該時速下的對應轉速,而這拖拉的能量差(車向前的動能>>引擎怠速下輸出的能量)就得靠傳動系統跟脆弱的曲軸大小端
軸環沒肉的地方來吸收,所以退檔不補油搞久了大小端軸環會擴孔,變成橢圓形,因為軸環會被拉伸(引擎怠速狀況下的負壓及轉速、能量差),這種異常磨損就是使用
各大BBS站及討論區眾所推崇的檔煞可以預見會發生的狀況。而且連帶的離合器片及傳動組件受的壓力會比較大,鏈條容易拉長,簡單說百害而無一利,而且所謂的
檔煞的煞車力道根本沒有辦法來操控力量的大小,煞車拉桿可以調整煞車力道,但檔煞這種東西根本沒有一個機制可以調整它的工作強弱程度,所以,還要繼續用退檔
不補油這種檔煞嗎?請大家動動腦筋想想看。

最後提一下比較接近檔煞名詞的一種東西,就是引擎煞車,俗稱Engine Brake,這個問老外他們就知道了,簡單說就是引擎運轉時所有機件造成的阻力及收油造成的
負壓所提供的減速效果,就是引擎煞車,下坡時控制車速很好用的,可以試試看。其實簡單說,引擎煞車無論何時何刻都存在,催油讓轉速飆上去就是克服了引擎煞車,
而收油讓轉速往下掉就是引擎煞車效益比加速效益大,就是這樣。關於檔煞,可以請各位看官不要再說這種不專業的名詞了嗎?改提引擎煞車吧,當然更不要做退
檔不補油搞這種危險又傷車的舉動!與各位共勉之!

提供http://www.wretch.cc/blog/fzer/10375420

点评

請問一下退檔補油門,是拉離合器--補油門--退黨這樣??  发表于 2011-11-14 19:06

评分

9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4 17: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復 r14884 的帖子

基本上沒有叫「煞車」這種東西...這是國內自創自發明的
正確叫作「制動」,如~用制動器去制動,若照自創自發明的話來說,就用煞車去煞車...
查古早的蒸氣機動車上,叫「掣動」,最新的汽車DM叫「制動」,這個東西本來就是跟「驅動」成一對,有驅動就有制動,這很容易理解的。

所以很多用字上都需要注意,否則,別人根本不知道講的什麼是什麼...
如~煞車壞了,是指煞車器壞了,還是指沒法煞車,還是指煞車行為失效...???

另外,引擎是不能制動的!
運用引擎特性來降速,主要是由引擎轉速來限制輪子轉動的速率,透過限制轉速,來達到控速與降速目的。

當然,所謂的「引擎煞車」或「檔煞」,是經由以上種種的處理,而無法讓人直接明白它的動作原理與應用方式。結果通常,會搞錯!

講白了,最後是輪胎胎皮與地面接觸面之間的事~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4 21: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後由 fbi66615 於 2011-11-14 21:15 編輯
阿學 發表於 2011-11-14 16:25
想請問各位大大都怎麼檔煞~!
還有在行使過程中~右腳是都會踩著腳踏板跟後煞桿?還是只踩著腳踏板? ...


這你就問對人了

中國人檔煞 通常會有下列幾種方式





不過檔煞和煞車方式一起發問我倒是頭一次看到

点评

檔 擋 傻傻分不清楚.弱掉+1  发表于 2011-11-18 04:56
檔 擋 傻傻分不清楚.弱掉了啦XD  发表于 2011-11-15 18:06
看不懂 ................ 應該是 " 擋 " 煞 吧 ! !  发表于 2011-11-15 16:11
fox
八卦鏡跟山海鎮...針對路衝、跳白虎、壁刀煞、沖心煞...等,最為有效。  发表于 2011-11-15 10:25
無理頭....我只能說..讚..  发表于 2011-11-14 23:24
我看了十秒才看懂..  发表于 2011-11-14 21:38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4 22: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後由 shenliow 於 2011-11-14 22:53 編輯

回復 fox 的帖子

硬要說的話,中文有很多名詞也沒有道理...

舉個例子好了,我們現在用的東西大家都叫電腦,電什麼?腦什麼?原文叫做Computer,如果是Computing卻翻做運算、演算(啥?),嚴格說起來,對岸翻成計算機還比較有道理。
更要說的話,我們常講,你不會去Google喔?Google明明是公司的名稱,什麼時候變成動詞?不過Google一詞,卻被牛津詞典(應該沒記錯)新增為條目,變成世界認可的動詞(嗯...)

不過啊,語言與文化就是這麼一回事,活著的語言總會發生這種事,認真的話番都番不完。只要在語意上或溝通沒有問題,我是覺得不必鑽牛角尖(隨波逐流,活在世界上的悲哀XD)
===============================================================================
回歸主題,我覺得檔煞應該是"退檔煞車"的簡化說法,利用齒輪的差速造成速度的下降。
反正就操作來看,就是幾個步驟:
1.拉離合,2.退檔,3.補油,4.放離合,5.收油

先1,然後23同時,再來4,最後5慢慢來

最後,平時右腳就要放在踏板上,腳尖輕放在煞車桿,等即將要煞車時向下輕推,袪除游隙,煞車時以腳掌心為軸向下踏,切記不要只用腳尖踩,容易鎖死,以上是TopRider的建議煞車法。

点评

您發言真中肯!  发表于 2011-11-18 22:45
我有時候都不拉離合...滑胎萬歲  发表于 2011-11-15 12:59
我沒有做出任何意見我只是把網路上的文章提出來給他參考  发表于 2011-11-14 23:10
鑽牛角的不是fox吧??而是他在反諷r14884在鑽檔煞與引擎煞的牛角.  发表于 2011-11-14 23:01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5 12: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讓我想到前陣子不是很流行對岸翻譯的兩輪彎道聖經...
Keith Code的著作中
有一本就有講到
引擎不是拿來減速用的!!

退檔煞車的瞬間力量
就跟氣動工具或衝擊起的瞬間力是一樣的 拆不下來的東西 衝一衝就就拆下來了
平常不太會壞的,瞬間力多打幾下,沒有不壞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5 12: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你最快的剎車方法.........直接關電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5 13: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復 阿學 的帖子

我在想...你只是想知道擋車跟一般速克達減速方式的差異性...

一般速克達傳動方式為cvt無段變速系統 ,傳動齒輪的變速比是固定的 ,
是由普利盤及開閉盤調整車輛起步 ,加速及高速的不同變速比 .
(這邊只要稍微研究一下終傳比 ,再把cvt傳動系統拆開來看就可以了解了 ,我就不贅述了...)

所以一般速克達並非沒有變速系統 ,而是"自動"變速系統 .
所以大部分情況下騎乘是連貫且順暢的 .

不過有興趣的話可以作個小實驗 ,
找一個大下坡一路滑下去 ,等時速超過25-30km/hr時 ,油門稍微加一點...
此時會發現突然頓一下 ,有可能附加後輪打滑的刺激效果!!!
這就好像是cvt傳動系統的"引擎剎車" .

簡單的說 ,就是引擎檔位及運轉=車輛行駛速度 ,
太高或太低都不行 ,終傳比會有問題 ,
太高動力無法傳導至後輪 ,太低則後輪容易鎖死打滑 .

檔車也是一樣的道理 ,退檔補油的動作就是要預防上述情況發生 ,
降速就要降檔 ,至於速度多少要降幾檔要補多少油 ,這就要自己慢慢拿捏了...

有不少人騎檔車是遠遠一看到紅燈 ,就直接打入空擋滑過去 ,
其實是滿危險的動作 ,因為當下你的車屬於"失控"狀態...

至於引擎剎車補油動作沒作好 ,會傷變速齒輪 ,會傷離合器 ,會傷引擎...
要嘛就把捕油時機學好抓準...
要嘛就不如說煞車也會傷煞車皮...乾脆煞車皮也拆掉供起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5 16: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明就踩著煞車降低速度後退一檔就好了, 那來那麼多奇奇怪怪的專有名 " 詞 " 教學??

不要強迫 " 發動機 " 經常非理性不正常的運作, 才是最高明的騎士啦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5 17: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fox_hx135ss 發表於 2011-11-15 16:18
明明就踩著煞車降低速度後退一檔就好了, 那來那麼多奇奇怪怪的專有名 " 詞 " 教學??

不要強迫 " 發動機 "  ...

請問你說的發動機是指汽油內燃機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5 17: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後由 fox_hx135ss 於 2011-11-15 18:24 編輯

呵 ~ !! 我故意咬文嚼字的說 , 竟然被您發現了啦 . . . . . . . .

我比較喜歡外燃型的發動機喔 ..

IMG_056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5 18: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這裡到底是FZ/R車友討論區.

還是FZ/R學術討論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5 18: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復 rall206 的帖子

以上皆非...
是專有名詞討論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5 19: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前輩 該下課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5 19: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會土砲修車,騎車的技術也是一般人程度~
對於這些專有名詞或是行話真是不太能理解,
原來玩車,騎車或是修車竟是這麼艱深,這麼不親切~

原來懂車的人可以在自己的領域中,可以如此高高在上~
不就是隔行如隔山嗎?
你懂的,或許他不懂~
他懂的,你就全然皆了?那真是了不起~
-------------------------------------------------
另外分享一個小故事~
前些年有一個車友,在Z板問了些基本知識的問題,
想當然爾~冷水+砲擊=戰況激烈
因緣之下到了我這邊,閒聊時才知道那篇文章的車主是他,
他不懂機車,他不會自己維修,我幫他看了車況,給了建議,
他也去車行處理好了~
隔幾天,他打電話給我說要請我說飲料~感謝我幫他看車,
他35~40歲左右,穿著西裝,乾淨整齊,為人客氣有禮貌,
開著一部的很新的BMW 5系列,帶著一箱飲料禮盒來道謝,
我相信他不是沒有經濟能力,也不是個無能的人~
只是他不懂機車維修~

点评

隨意謾罵只是再次踐踏初學者熱情而已,不爬文者例外 版內重砲手要口下留德咩  发表于 2011-11-17 16:21
其實這裡跟01比起來,大家酸歸酸,但至少還問得到東西  发表于 2011-11-15 22:44
前陣子看了道德問卷一個問題,是否同意不喜歡誰就可以在網路上隨意謾罵,再看看周邊環境確實如此,我們也只能分享手邊資源,讓環境能否更好  发表于 2011-11-15 20:51

评分

9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5 20: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復 duck0307 的帖子

所以我也很好奇
這裡到底是車友討論區
還是學術或專有名詞討論區?
(抬頭看招牌)

在我看來是車友討論區的話.
只要大家能夠溝通.聽得出問題所在.
針對問題去做回覆討論.
並解決.
這才是車友討論區的實質意義吧.

而不是像您說的那樣.
(誰沒當過新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5 21: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引用自某位車友的簽名檔:
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修好車
太複雜的總是不必要的,有需要的通常是簡單的

点评

您是今日最有梗的  发表于 2011-11-15 2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6 12: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覺得這裡先探討名詞定義並沒有甚麼問題
現在找不到以前看過的各機車相關討論區文章了,無從舉證
但我記憶中看過各種不同的"檔煞"與"引擎煞車"的解釋與說法
有人說兩者是不同的東西
有人說兩者是一樣的

樓主只問檔煞
看了真的不知道他先前聽到的是甚麼,想知道的是甚麼
如果不先定義名詞
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7 14: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復 shenliow 的帖子

1.拉離合,2.退檔,3.補油,4.放離合,5.收油

先1,然後23同時,再來4,最後5慢慢來

第4點放離合器是全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aho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手機版|Archiver|Z板 Sitetag 訪客統計

GMT+8, 2024-6-2 12:03 , Processed in 0.092232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