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club討論區 Z板

 找回密码
 註冊
搜索
查看: 1513|回复: 12

側掛過彎真的會比較快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28 21: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想請問會側掛的各位可以敎敎我嗎我住樹林 最近時間比較多才有時間晚上有出去跑的人可以找找我謝謝板橋土城都可以喔
发表于 2005-11-28 21: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會的有練過的有比較快
不會的反而慢....又慢又醜
(路上常見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8 21: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了解側掛的真的意義    再來談速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8 21: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並不是側掛就是快~
而是增加穩定性!!
請了解卡普真正的定義....快?....買重車就快拉....
Z版名言"在快...也要7天才能到家"
這句話多參考~去領悟!!


玩車的人~是追求騎車的技術~而不是競速!!!

不過看你滿想學的~這篇文章參考一下吧!!
切記:.....在快也要7天才能到家

原作 Andy Ibbott
翻譯 Tempest Guo
事情很清楚, 你可以儘情外掛, 但只要你的身體姿勢不正確, 想要膝遛i地過彎的機率是微乎其微!

你可以用超極低的傾角過彎, 幾乎整台車都磨到地了, 卻依然無法把滑行塊”開苞”. 從頭來看, 只要你已經磨得到腳尖或腳踏, 
那麼你所需要的絕對不是更深的傾角.

看看一些基本的事實: 假如你在彎中經常磨到排氣管, 遲早會因為前輪或後輪離地而摔車, 車身傾斜時你也無法依個人喜好的操縱
方式任意大開油門, 因為當你使用愈深的傾角時, 胎的接地面積也愈小; 接地面積小則輪胎所提?
悛漣鴞a力較小, 不穩定的因素也愈多.

用較深傾角來過彎一無是處, 一來抓地力較小, 而且保持車身直立時的穩定度能讓你又快又安全地過彎; 膝遛i地看起來也酗騆 
大多數其實是比較慢的.

讓滑行塊在地上磨的真正目的是去感覺你的傾角, 而不是在到處製造塑膠屑. 賽車手做這個動作是用來評估在超過極限而轉倒之前可
用的傾角還有多少. 有些車手相當擅於使用這個方式, 甚至在一個週末就用掉一副滑行塊, 有?
H則是在前輪滑掉時利用膝遞策 至於Joumos則只是為了拍好看的照片而磨膝 (all lies – Ed)

回到身體姿勢的主題, 大部分騎士最常犯的錯誤是為了想讓膝遛i到地, 而把整個屁股移到座墊之外! 然而愈是把你的下身往外移, 
滑行塊磨到柏油的機會就愈小.

理由很簡單, 因為你的身體將會呈現扭曲狀態, 而當身體愈扭曲時, 你的腿會往車身側移動, 當你的臀部外移到極限時, 腿卻貼緊
車殼而無法伸展.

過度外移屁股還會造成其他的問題, 當你的身體過度扭曲時, 在這種不自然的動作下要把視線保持在出彎點上會有點困難, 此外,
 這樣的姿勢會導致額外的施力在龍頭把手上, 進而造成操控上的不適. 這些都不是好現象.


第二種常見的錯誤是使用cross的騎乘方式傾倒車身, 在這種方式下內側手臂打直而外側手臂彎曲, 這種情形下車身的傾角

會很大, 但因為騎勢的關係, 你會誤以為車身並沒有那麼傾斜.[譯註: 新手似乎常犯這個錯, 因為身體不敢隨著車身而動, 
但路面不良時可用此姿勢]

第三種常見的錯誤, 伸出膝 但身體直挺挺地. 這樣子要磨到機會實在是十分渺茫, 大概只有?田時才會磨到吧?

如何改善?

關鍵就是不要外掛那麼多, 意思就是說, 移動一半的屁股就夠了, 讓內側腿能夠放鬆!
說起來很簡單, 做起來也沒那麼難, 重點在於重心支點的運用. 適當的支點可以讓?放鬆內側腿及上半身, 並避免不當施力於龍頭上;
 如此一來操控性會變得比較好.
主要的重心支點應該在外側腿, 你知道為什麼跑車的油箱都要做這種形狀嗎? 這就是了—把身體“嵌”在油箱上, 你就可以利用外側
腿承載體重! 但別搞混了, 這和把重量踩在右腳踏上完全是兩回事!

如何自我診斷

這裡有一個簡單而有效的方法, 把車子用側架架起來(Ducati車主最好找人幫忙扶住車子, 因為它的側架太脆弱了!) 接下來瞼X外掛的動作, 
試試看你能不能把雙手放開. 如果你放手後摔倒在地上, 那就證明了你沒找到支點, ?
茯O“掛”在把手上騎車的!

找到正確支點的方式就是必須把外側腿卡在油箱的凹處上, 你可能必須把腳跟靠緊在腳踏(護板)上以確實夾緊. 916/996/748的車主要注意,
 那個造型迷人的油箱不太好夾. 如果你發覺你的腳指向天空, 那就對了![譯注: 原文是
“If you find that your leg is pointed towards the sky, then you have it just right!” 這個地方實在不太瞭解, 
可能是指外側大腿]

現在把雙手離開把手, 你的身體應該是穩穩地固定在車上.

接下來就是把你的屁股移到正確的位置上, 如果外移一半以上就太多了, 大部分的狀況下, 你的“菊花”應該在座墊的邊緣上.
 現在儘可能把內側腿放鬆, 讓它自然下垂.

這就是最佳的姿勢了, 因為放鬆的腳能夠應付任何路面的變化(突起或凹陷的地方)而不致於對人車造成困擾, 
如果腳太僵硬的話就像調太硬的避震器一樣, 會過度將路面變化的狀況傳到車身和騎士身上, 破壞了平衡.

最完美的騎姿是永迼保持軀呈直線, 並且和車身平行, 當然有些騎士如Mick Doohan或Troy Bayliss可以把身體完全外掛或扭曲, 
但是請記得這些傢伙可是用超黏的光頭胎在賽場上跑, 強大的抓地力足以付應付各種奇特的騎姿.
隨便到一個俱樂部去看看那些想做這種動作的騎士, 通常下場都是蠻糗的! 因為抓地力不夠用~

一切okay

良好的騎姿不只讓你膝遛i地, 還有釵h其他好處, 騎起車來更輕鬆, 發生失誤的機會也少了釵h, 你也可更容易注視彎中的狀況, 
並且預估路線的進行. 最後, 你終將主宰當地車壇, 而你的滑行片也將磨損不堪, 而不再是亮?
僑鼓獐豸l!

不必多說, 練車去吧!
Andy Ibbott是英國知名賽車學校的教練(Keith Code創辦的California Superbike School), 對於騎乘頗有研究…

以接皆為轉貼的文章
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California Superbike School的網站 www.superbikeschool.co.u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8 21: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重PO一次...字太小了!!

原作 Andy Ibbott
翻譯 Tempest Guo
事情很清楚, 你可以儘情外掛, 但只要你的身體姿勢不正確, 想要膝蓋磨地過彎的機率是微乎其微!

你可以用超極低的傾角過彎, 幾乎整台車都磨到地了, 卻依然無法把滑行塊”開苞”. 從頭來看, 只要你已經磨得到腳尖或腳踏, 
那麼你所需要的絕對不是更深的傾角.

看看一些基本的事實: 假如你在彎中經常磨到排氣管, 遲早會因為前輪或後輪離地而摔車, 車身傾斜時你也無法依個人喜好的操縱
方式任意大開油門, 因為當你使用愈深的傾角時, 胎的接地面積也愈小; 接地面積小則輪胎所提?
悛漣鴞a力較小, 不穩定的因素也愈多.

用較深傾角來過彎一無是處, 一來抓地力較小, 而且保持車身直立時的穩定度能讓你又快又安全地過彎; 膝蓋磨地看起來也許比較快, 
大多數其實是比較慢的.

讓滑行塊在地上磨的真正目的是去感覺你的傾角, 而不是在到處製造塑膠屑. 賽車手做這個動作是用來評估在超過極限而轉倒之前可
用的傾角還有多少. 有些車手相當擅於使用這個方式, 甚至在一個週末就用掉一副滑行塊, 有?
H則是在前輪滑掉時利用膝蓋撐住, 至於Joumos則只是為了拍好看的照片而磨膝蓋. (all lies – Ed)

回到身體姿勢的主題, 大部分騎士最常犯的錯誤是為了想讓膝蓋磨到地, 而把整個屁股移到座墊之外! 然而愈是把你的下身往外移, 
滑行塊磨到柏油的機會就愈小.

理由很簡單, 因為你的身體將會呈現扭曲狀態, 而當身體愈扭曲時, 你的腿會往車身側移動, 當你的臀部外移到極限時, 腿卻貼緊
車殼而無法伸展.

過度外移屁股還會造成其他的問題, 當你的身體過度扭曲時, 在這種不自然的動作下要把視線保持在出彎點上會有點困難, 此外,
 這樣的姿勢會導致額外的施力在龍頭把手上, 進而造成操控上的不適. 這些都不是好現象.


第二種常見的錯誤是使用cross的騎乘方式傾倒車身, 在這種方式下內側手臂打直而外側手臂彎曲, 這種情形下車身的傾角

會很大, 但因為騎勢的關係, 你會誤以為車身並沒有那麼傾斜.[譯註: 新手似乎常犯這個錯, 因為身體不敢隨著車身而動, 
但路面不良時可用此姿勢]

第三種常見的錯誤, 伸出膝蓋, 但身體直挺挺地. 這樣子要磨到機會實在是十分渺茫, 大概只有?田時才會磨到吧?

如何改善?

關鍵就是不要外掛那麼多, 意思就是說, 移動一半的屁股就夠了, 讓內側腿能夠放鬆!
說起來很簡單, 做起來也沒那麼難, 重點在於重心支點的運用. 適當的支點可以讓?放鬆內側腿及上半身, 並避免不當施力於龍頭上;
 如此一來操控性會變得比較好.
主要的重心支點應該在外側腿, 你知道為什麼跑車的油箱都要做這種形狀嗎? 這就是了—把身體“嵌”在油箱上, 你就可以利用外側
腿承載體重! 但別搞混了, 這和把重量踩在右腳踏上完全是兩回事!

如何自我診斷

這裡有一個簡單而有效的方法, 把車子用側架架起來(Ducati車主最好找人幫忙扶住車子, 因為它的側架太脆弱了!) 接下來擺出外掛的動作, 
試試看你能不能把雙手放開. 如果你放手後摔倒在地上, 那就證明了你沒找到支點, ?
茯O“掛”在把手上騎車的!

找到正確支點的方式就是必須把外側腿卡在油箱的凹處上, 你可能必須把腳跟靠緊在腳踏(護板)上以確實夾緊. 916/996/748的車主要注意,
 那個造型迷人的油箱不太好夾. 如果你發覺你的腳指向天空, 那就對了![譯注: 原文是
“If you find that your leg is pointed towards the sky, then you have it just right!” 這個地方實在不太瞭解, 
可能是指外側大腿]

現在把雙手離開把手, 你的身體應該是穩穩地固定在車上.

接下來就是把你的屁股移到正確的位置上, 如果外移一半以上就太多了, 大部分的狀況下, 你的“菊花”應該在座墊的邊緣上.
 現在儘可能把內側腿放鬆, 讓它自然下垂.

這就是最佳的姿勢了, 因為放鬆的腳能夠應付任何路面的變化(突起或凹陷的地方)而不致於對人車造成困擾, 
如果腳太僵硬的話就像調太硬的避震器一樣, 會過度將路面變化的狀況傳到車身和騎士身上, 破壞了平衡.

最完美的騎姿是永迼保持軀呈直線, 並且和車身平行, 當然有些騎士如Mick Doohan或Troy Bayliss可以把身體完全外掛或扭曲, 
但是請記得這些傢伙可是用超黏的光頭胎在賽場上跑, 強大的抓地力足以付應付各種奇特的騎姿.
隨便到一個俱樂部去看看那些想做這種動作的騎士, 通常下場都是蠻糗的! 因為抓地力不夠用~

一切okay

良好的騎姿不只讓你膝蓋磨地, 還有許多其他好處, 騎起車來更輕鬆, 發生失誤的機會也少了許多, 你也可更容易注視彎中的狀況, 
並且預估路線的進行. 最後, 你終將主宰當地車壇, 而你的滑行片也將磨損不堪, 而不再是亮?
僑鼓獐豸l!

不必多說, 練車去吧!
Andy Ibbott是英國知名賽車學校的教練(Keith Code創辦的California Superbike School), 對於騎乘頗有研究…

以接皆為轉貼的文章
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California Superbike School的網站 www.superbikeschool.co.u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8 21: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覆給:阿平
推推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8 22: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覆給:阿平

謝謝你阿
有時間可以出去跑一跑
我也不是追求快只是懷疑那過彎方式真的有比較快嗎
有時間可以出來跑依下
謝謝你的回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8 22: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覆給:阿平

謝謝你阿
有時間可以出去跑一跑
我也不是追求快只是懷疑那過彎方式真的有比較快嗎
有時間可以出來跑依下
謝謝你的回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8 22: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覆給:小隼

加油吧!!提升技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8 23: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當你點線速度都掌握住了....側掛的確能提升速度....

但是...不正確的姿勢,心理壓力,多變的路況,身體移動的速度
都會讓你的速度更慢而且面對危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9 13: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過彎的重要且基本的觀念

以下是我整理過後的,一些過彎的重要且基本的觀念(重點不在逆轉舵技巧而是過彎觀念唷!!):

現在的車子馬力很大,騎機車最有樂趣的部份就是油門,而證明自己勇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右手油門加下去。把油門灌下去是很容易的,幾乎所有的重型機車只要十幾秒就可以達到200公里的速度,每一個假日的早上,可能都有這種英雄騎著他的重型機車出現。然後就出事了。

這一類的致命意外常常都會聽到,自己摔倒的車禍。時常是車手操作錯誤,一個過度狂熱的車手,或許有個不成熟的技術。比如說,當他進入彎道的時候,大腦告訴他,他的速度太快了,於是他緊急煞車,但又鎖死了後煞車。 - - 糟糕 - - 再見了 - - 。

做英雄容易,做一個漂亮的過彎比較難。大家都知道,道路不是賽道。在道路玩比賽的技術,可能會縮短你壽命。

台灣雖然沒有賽道, 大家還是想要享受騎車的樂趣,只是請你們特別注意安全。
一部機車要轉彎,要使用counter steer (逆操舵),我們前面談過很多,你們應該已經不陌生了,也就是包含了推/拉手把。

P.S. counter steer "逆轉舵" 就是反向操作龍頭把手,
在美國我們叫他 counter steer
如果你要左轉 ..... 就 推左手 .... 拉右手 (兩手一起, 反應快)
如果你要右轉 ..... 就 推右手 .... 拉左手

要了解,在手把上推拉力量的大小,影響車子入彎倒下去的速度。用力的counter steer 車子就會很快的入彎下去。輕輕的推拉手把,車子轉的就慢。不同的彎道可能需要不同的技術。
流程如下:
煞車 => Counter Steer 入彎 => 過彎 => 加速出彎

那什麼時候開始輕加速呢?彎中點嗎?看見出彎點嗎?
有人彎下去再懸吊穩定後,就開始輕加速,有人再快要達到最彎,傾角最深之前就開始加油。
總之一句話,越快越好。
從入彎點到彎中點是關鍵,如果前面沒有抓準,後面可能就跑的太開了,想要跑回來就成了危險的Decreasing Radius。

一開始就抓緊路線,後來就比較容易了。就不需要那麼煩惱了。
過彎的關鍵大概是路線,傳統的車手習慣使用順暢的路線,現在的車手比較喜歡晚一點入彎,把彎中點APEX 也深入彎一些。

你需要更精確的入彎點,在入彎點很快的轉下去,車身倒下精確的角度。 這需要有力而確實的counter steer 操作,軟趴趴的手是做不到的。晚一點入彎的好處是, 車子需要倒下去的時間和距離比較短。你就可以更有效的運用時間煞車,深入彎再轉下去。也能提高視野,尤其是左轉。先看多一點再轉出去。可是突然的彎下去,讓人有一點怕怕。好消息是,現在的輪胎抓地力很強,你要對它有信心。過彎最常犯的錯誤,可能是進彎的速度太快。這是老生常談了。大家都知道不可以逞強。可是每一個人都想再快一點,再快一點,再快一點。如果你總是喜歡追求極限,或進彎的速度太快,大部份你都可以安全的過去。可是只要有百分之一,或千分之一的機會,你進彎才發現路上有細砂,有水,有死貓 , 有車子故障 ……等。我們可以舉出一千個危險的可能。只要遇到了這千分之一的機會一次(你總會過一千個彎吧)。後果我們就不說了。如果我們的進彎速度慢一點,我們總會有多一點的機會化解危機。慢進,快出。這是過彎的一個原則。讓我們互相勉勵一下。好麼?
什麼叫做進彎的速度太快??

每一個人的 “速度太快” 都不同,是否引起緊張恐懼,你我完全不同。當他進入彎道的時候,大腦CPU告訴他,他的速度太快了,這時候他立刻會產生恐慌,於是 “他被吸進一個彎道” 無法控制 也無法自拔。

恐慌會讓大腦CPU停止工作,做出一連串錯誤的判斷。比如說,於是他緊急抓了前煞車, - - 糟糕 - - 又是 再見了 - - 。

每一個人的天生個性不同,比如說Rossi 在過彎的時候不緊張,心跳速度只有120/秒,Biaggi 每次過彎的時候心跳會突然升到170下。Biaggi 是緊張的,他很難贏過Rossi。天生個性改不了,只能多練習改善一些。

記住 “恐慌會讓大腦CPU做出錯誤的判斷”。你練習的時候,應該以不引起“恐慌“原則。因為大腦停止的時候是學不到東西的。你要慢慢來,不要急,技術是一點一點的增加。

再提醒一次,緊張恐懼的時候,你的眼睛沒辦法看遠方出彎口,緊張恐懼的時候,一定要強逼自己看出去。這才是你真功夫的時候。

另外一種 “太快了” 是車子承受不了,超過車子極限,磨到車身彎不過去了。這一種很少發生。最起碼,對我們大部份的車手而言,很少發生。


還有一點 過彎的時候:
後煞車太大, 會使後輪滑倒
前煞車會使車子突然站立向前衝出, 失去控制, 所以過彎最好都不要用煞車,,
入彎之前就要把速度降好.. 利用 counter steer "逆轉舵" 入彎以後,,
再輕輕加速出彎.
但 是 …… 如果入彎以後 發現 速度 太快的時候怎麼辦 ?????
有2種方法
1
保持速度, 別驚慌, 再用力 counter steer "逆轉舵" 讓車轉過去
(只要車子不會磨到地 輪胎又不錯) , OK 別怕,
你多練習 counter steer 你就了解了.
2
如果車速實在太快 不能用 counter steer "逆轉舵" 的時候::
立刻打直 急煞車 減速 (記住::快速漸進用力煞車),,
再用力 counter steer "逆轉舵" 讓車轉過去.
.... 願神保佑你.. GOD BLESS YOU



(以上提供大家參考文章不是我寫的出處不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9 16: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覆給:FISICHELLA

這篇應該是友站摩道王Bruce大大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9 22: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個人覺得是會快很多,因為過彎可以很順,加上出灣能全油門加速....
不過在街道上使用卻是相當危險= =,因為真的太快了~所以只要你的動線上出現突發狀況的話,很容易閃避不即造成追撞

側掛雖然很好玩,但是也要看場合使用,安全第一比較重要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aho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手機版|Archiver|Z板 Sitetag 訪客統計

GMT+8, 2024-6-8 08:40 , Processed in 0.06973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